2024-05-28 15:45:28 浏览数:0
为全面落实学校2024年重点工作推进会部署要求,教务处结合工作实际,锚定目标任务,精准发力,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,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人才培养质量迈上新台阶。
一、凝心聚力,做好审核评估工作
强化组织领导, 成立领导小组,设立评建办公室和工作专班;构建审核评估制度体系,制定了《青岛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》《青岛农业大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促建工作要点》《青岛农业大学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手册》《青岛农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线上评估和入校评估工作方案》等制度文件。深入广泛动员,召开审核评估启动会议和推进会议,开展共同学习,凝聚评建共识;聚焦评估指标,坚持问题导向,全面自评自建,开展培养方案核对、基础教学档案核查、说专业说课程、自评报告编制、支撑材料梳理、审核评估系统填报等工作。完成审核评估自评报告撰写、支撑材料整理、典型案例梳理、评估系统填报等前置工作。依据专家指令,统筹各单位完成人才培养方案53份,试卷56本,论文154份,其他材料14份的核查和上传工作;组织校领导访谈3人次,管理人员访谈64人次,听课看课33节次,教师座谈24人次,学生座谈26人次,毕业生访谈8人次,用人单位座谈3次,审核评估线上评估阶段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
二、超前谋划,积极推进专业建设
紧扣国家战略,提升理工农专业比例,持续优化专业结构,新获批生物育种科学“新农科引导性”专业1个,筹备“新工科”智能建造和“新农科”兽医公共卫生2个专业申报备案,停招社会工作和环境设计普通本科专业2个,筹备撤销“农村区域发展”专业。结合上级政策调整,停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云计算、大数据与信息安全方向)、英语(跨境电子商务方向)等6个校企合作办学专业。积极推动专业认证工作,统筹认证相关学院贯彻OBE理念,完善规章制度,规范教学档案,提升实验实践条件,做好工程教育认证各个环节的筹备工作。制药工程专业将于近期完成专家考查环节,粮食工程专业自评报告已提交,土木工程等10个专业专业认证申请书已完成撰写并持续打磨提升。
三、多维发力,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
组织开展“定向教研”,加强系统化培训,加大教学成果产出,严把质量关,严格遴选标准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标准,成功获批16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(含重点专项1项),17门省级及以上高水平课程、6个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。加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建设,激励教师潜心本科教学,以赛促教,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,13名教师参加省级高水平教学比赛,其中1名教师获国家级教学比赛参赛资格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3名教师荣获省级教学名师称号,1名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学名师评选。加强校内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,新增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示范性实习(实训)基地6个。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,开展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,新增2个省级专业特色学院。健全教材建设管理制度,修订了《青岛农业大学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》,完善教材管理、规划、编写、审核、选用、征订和保障制度,26部教材入选农业农村部公布的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名册,为我校历史最好成绩。
四、全面布局,扎实推进招生工作
编制《青岛农业大学2024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》,实施“走出去+请进来”、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宣传举措,线下参加各类招生咨询宣讲会13场,覆盖8个地市的35所高中学校;线上发布招生宣传信息31条,回复日常电话咨询1500余条,实现招生宣传工作提质增效。科学调配招生计划,积极拓展优质生源,与省外6所博士点高校签署生源对等交换意向,并报省厅备案。推进职普融通贯通培养,圆满完成转段测试工作。
下一步,教务处在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运行的同时,进一步增强使命感、责任感,主动作为、勇于担当,聚焦推动审核评估、专业建设、教师队伍建设等重点任务,抓实抓细各项工作,全面推动工作提质增效。
一、以评促建,全链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
围绕审核评估,做好各项保障工作,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每位师生,举全校之力,集全校之智,营造最好氛围,创建最佳环境,展现最优状态,全力以赴做好评建工作,确保审核评估工作圆满收官。最终以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举措及成效为“迈步从头越”的底气和动力,以评估专家指出的问题和不足为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努力方向,迅速从“接受评估”阶段转入“整改提升”阶段,保持清醒找差距,直面问题补短板,凝练具有“青农”特色的本科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体系。
二、持续发力,全面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
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核心地位为出发点,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,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,认真谋划工作的重点、难点和突破点,形成精心研制推进方案和任务分工。一是全面规划学科专业设置,继续扩大理工农展业占比,力争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申请或认证,土木工程等10个工科专业完成认证申请提报。二是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内涵建设,建立系统化、专业化教师培育体系,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,力争在国家级教学名师与高水平教学竞赛中实现突破;三是积累培育高水平优质教学资源与成果,分类指导,重在培育,以国家级示范性特色学院、一流本科课程、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为建设标准,打造样本标杆。四是以强化本科生毕业论文流程再造为抓手,完善过程管理,把好“最后一关”,力争学校当年度学位论文抽检合格率达100%。
三、统筹协调,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
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,建立和完善稳定的制度体系,确保学校资源持续、稳定地向人才培养、本科教育集中和倾斜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,贯彻OBE理念,形成“学生中心,产出导向,持续改进”的人才培养导向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的力度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,深化科产教融合,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,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红利,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,开拓新课程、新教材、新教案,构建符合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、认证理念等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,实现全过程、全要素、全时空、全领域的转型,增强教育服务创新能力,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。